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aikaiwu5年前 (2021-01-12)生命之所轻1122

转山第一天晚上,我们超过了原计划的歇脚地点——止热寺,到达了海拔5300米的天葬台,这是最高海拔的歇脚点,也是人们观看星辰和拍摄神山的最佳点。由于海拔太高,一般不建议第一次转山的人在此留宿。我们下午在驻扎点还有四十米的地方,怎么也走不动了,倒坐在地上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又慢慢起来。

到达休息的帐篷后,索性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一点也不想动了。头有些微微的疼,身体也非常累,稍微动一动明显感觉气不够用。躺在那里把随身带的氧气吸完了。想再买些氧气,结果主人说,没有氧气,本地人没有人吸氧。拿着氧气瓶的都是外地转山的人。很菜!哈哈。一罐1升的氧气瓶几分钟就吸完了,其实这也就起个心理安慰作用。

没有氧气,那就学着当地人喝了酥油茶。据说酥油茶可以有效对抗高原反应。因此每到补给点,我们都会停下来喝上一壶酥油茶(一壶25元,大概可以倒三四杯),尽管那个味道我不太敢恭维!做完这些补给后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后来身上一阵凉意袭来,迷迷糊糊拉了被子裹起来,可还是感觉有点不对了,嗓子也感到有点疼了。心里便有些小小的警觉。因为感冒在高海拔地区是个大忌。于是又强行起来喝了一杯热乎乎的感冒冲剂(解热镇痛药有两大功效,抗高反,抗感冒),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秋衣裤都湿透了,难怪现在这么凉!接着赶紧把随身带的一次的床单被罩铺上,顺便把外面的防风衣脱了下来,拖了一条超级重的被子把自己裹在里面。全身蜷在一起。

帐篷里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大家在里面歇脚喝茶,说话聊天。歇上一小时左右再赶路。当地人转山都用一天时间,所以有些人会夜里赶路。就这样一整夜处于半醒半睡状态,有时候那条重重的被子会沿着帐篷边滑下去。哈哈哈!难得的体验!帐篷里的电从晚上9点供应到夜里12点,整个帐蓬只有一个插线板,我们手机也快没电了,因为只带了线没有带插头,见到一个闲置的带USB的插头很是高兴,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充不进电,无奈至极!这里信号也不好,联系不上朋友。

后来只能给朋友发最后一条短信后关机省电。明天行走途中看信号情况再联系。带着种种不确定性,一点观赏星辰的心情也没有了,虽然是走出帐篷,然后走上五十米的路。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美丽星辰。可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感冒,缺氧的风险,让我们望而却步!"彼时彼刻只有一个想法:安全!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tlas-ares.com/?id=221

分享给朋友: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的相关文章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留给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他们说关于自己的声音。到今天才发现其实耳朵这么多年好似摆设一般,没有听进去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更没有听到自己内在的一句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有些伤感,再看看自己的眼睛,鼻子,其它的五官,有谁真的正儿巴经地干过真正的活呢?空由...

父母第二课——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

父母第二课——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家庭中,带着父亲和母亲及祖辈们传承的基因来到了我们身边,这本身就代表着生命的独一无二性。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生命,从初始我们培养标准则该与千千万万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父与子的对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此还是拿来与大...

母子对话 ——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母子对话 ——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个舒适的下午时间,母子俩在房间玩游戏。儿子突然跑过来问道:“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看到儿子的眼神明白了:“噢,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就是呀!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儿子继续认真问:“妈妈,你能告诉我吗?”妈妈继续问道:“你真的想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儿子认真地回道:“嗯,妈妈!你可以告诉我吗?我...

为人父母在路上——我的家庭教育历程

为人父母在路上——我的家庭教育历程

非常感恩过去在我身边发生的一切的事情和我所遇到的人!深深感恩!是这些构成了我丰富的家庭教育之旅的感知体验!我爱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我愿意奉献我的余生!这是关于灵魂的养护工程!这种程度达到了热爱!挚爱!我喜欢也愿意!我找到了我的喜爱与事业!这是一件天大的可喜与值得欢庆的事情。我仍然记得四年前我被内在的...

"六次"破禁语戒--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六次"破禁语戒--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第1次破戒:第一天回房间的途中,一不小心哼起了小曲。平时内心平静愉悦的时候也会哼起小曲,声音不是很大,只是在嗓子里,哼到第三句时,突然感觉“不对!这是不是也算是说话呢?”于是立刻停止这种行为。心中一个念头冒出来:“原来止语真的不容易!试着不出声地来哼一下曲子表达一下自己的内在愉悦情绪,发现是一种徒劳...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在中日医院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10月25日凌晨著名前央视名嘴李咏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也因病离我们而去,网上一搜还有一个红学专家李希凡老先生10月29日也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