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独角戏

aikaiwu5年前 (2020-03-22)生命之所轻1136

首先感恩一位叫着“净心”的朋友,愿意看我写的文章还给我打赏!感恩我的生命中有您这样的一位静静陪伴的朋友!心里有些许开心!同时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来看你的文章,你还会写下去吗?”想了想后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会!”也因此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思路。

独角戏

“一个人一辈子自言自语”这不是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吗?而如今的公众号的文章更多的是自已对自己过去对当下的一些事件的认识和看待,有些是跟大家的看法不相上下,有些是与大家的看待相左相右,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尊重和允许”是当下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素养和品格。无批判无澄清之意,更多的是一种自得自在的陈述!一种当下的阐述!欢迎大家一同来探讨!

独角戏

有时候我们回到生活中一看,到处是烦恼到处是纠纷!各种关系、各种算计、各种成长的烦恼、各种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无法静心无法安心。我们觉得只想一个人躲在一处静静!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其实真正的静下来后我们才发现其实那也是不静的,因为身体离开了嘈杂的环境而心灵和脑中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想外面的世界的各种事情,我们仍然是焦躁不安,仍然是眉头紧锁......那是为什么呢?难不成不是外面的人和事干扰了我们的心神?那到底是谁让我们如此的停不下来呢?是谁让我们如此的烦恼焦虑?是谁让我们欲罢不能?.......是???

独角戏

我们自己!?可能吗?原来真的是哎!真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宁!欲罢不能!所以在此把人生比喻为“独角戏”看起来身边一堆的人和事,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唯独自己!六祖大师的名言警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都是由心而造,由念而起。与外界无丝毫关系,如此说来可不是独角戏来吗?而这样的独角戏主演是自己,观众也是自己,创意策划是自己,制片制作是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就象现在写文章一样,也是自己写给自己看写给自己权当作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一样,一份成长轨迹的礼物,那不也是一份丰厚的礼物来着吗?在这样的一个人的舞台上自编自导自娱自乐!需要很大的内在力量!否则又如何自演下去呢?我这是在自夸吗?还是在自夸?无所谓!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

独角戏

我知道自己在孤独着自编自导自演就足矣!至于你!有了一份心动的链接可以给我打个赏,也可以默默地观看,也可以勇敢地取消关注,那是你的世界与我无关!感恩您的观看,感恩你的同频!感恩你的每一个举动!那让我看到一个与我不一样的自己,同时也是我的不同的面向的曾经的自己,我爱我自己,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我爱你们就如同爱我自己一样,我尽情地让自己看起来是无所谓,可有时候我还没有做到!那我还是允许我的这样的情绪发生,一切都在无常的变化中走向合一!那是我要去的地方,也是你要去的地方,尽管时间不同,但那是我们一同可以去的唯一的地方。就让我们都享受这样的独角戏的人生吧!这实在是上天馈赠我们的最大的财富!感恩生命中有您!谢谢!

独角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tlas-ares.com/?id=44

分享给朋友:

“独角戏” 的相关文章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进入家庭教育领域有五个年头,进入过很多课堂,与很多专家作过交流,与很多家长作过工作,与很多的孩子作过工作;痛恨过教育,痛恨过家长......走了很多的弯路,哭过痛过而今醒来有所感悟,今天站在一个家长一个家庭教育的工作者的角度立体客观地说说心里话:亲爱的妈妈们,你唯一可行的做法是利用好你自己这个伟大的...

与自己的伤痛合解--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与自己的伤痛合解--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这两天打坐时脑中经常像放电影似地,一遍遍地上演着一些场景和画面。有经验的同学们就明白了,这是箱底的事浮上水面了,到了最好的疗愈时机了!这是自我疗愈的契机!是源头送给我们自己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可以不断地袪除掉那些留在我们潜意识中不断出来捣乱的隐性无名之火的幕后们!“太好了!哈哈!来吧!让我们来个正面交...

太阳、月亮和星星

太阳、月亮和星星

当写下这三个名词的时候,自我感知“比较“二字随之升起。在频率不断提升的回归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为何还有如此多的问题?我为何还不能心想事成?我何时可以实现全人自由?我何时可以拥有惊人的胆识、果敢的行动力、超凡的创造力、源源不断的财富、无条件的真爱、平衡的幸福、内外安宁的和谐这七...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晨起在大殿听完颂经做完早课后,吃完饭在院子里溜达时,仔细把禅堂的对联研究了一翻:“内观,息出息入脉息显法身,观色观心观自性如来”字字入心、字字入魂。”自性、如来、法身、色、心、息出、息入……”突然想起佛陀当年苦修数年后不得正道后来到恒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发誓:“如果此次不得正道自己就永不起来死在这里。...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在中日医院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10月25日凌晨著名前央视名嘴李咏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也因病离我们而去,网上一搜还有一个红学专家李希凡老先生10月29日也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 绿萝 ' 所感

' 绿萝 ' 所感

前两天有个家长很困惑地找到我:今天在家看到家中的绿箩中的黄叶不经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教育话题:亲爱的家长们,当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发黄了,我们最有效他彻底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很多家长都会娓娓道来,施肥、浇水、补给所需的营养、除虫治病……很少有人说是直接把叶子摘掉。而现实生活中见得最多的是大家都愿意寻找更多...